作者:內蒙古紀小春 | 來源:內蒙古郵政工會 | 時間:2023-11-09 |
為協助地方工會有效解決環衛工人、快遞員、外賣配送員、出租車司機、交通警察等戶外勞動者“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現實問題,內蒙古郵政工會按照集團工會要求,積極爭取地方工會支持,全力寫好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謀、建、管、用”四篇文章,真正將站點打造成服務戶外勞動者的溫馨港灣。
一是提前謀劃,穩步推進。內蒙古郵政工會高度重視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工作,將站點建設作為提升戶外勞動者獲得感、歸屬感和幸福感重要抓手,第一時間向企業黨委匯報,并及時協調各盟市郵政解決服務站點選址、布置和建設問題,最大限度為站點建設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加強與區國防郵電工會溝通聯系,對全區具備場地建設條件的郵政營業網點摸底走訪,并邀請區總保障工作部對呼和浩特市部分網點實地考察論證,提出共建方案,進一步明確建設標準、管理機制、經費籌措等事項,分步有序推進站點建設。
二是多點發力,建出特色。內蒙古郵政工會以戶外勞動者需求為導向,以務實高效持續為原則、以“六有”建設內容為重點,嚴格按照站點建設標準統一制式牌匾,合理調整布局,科學規劃必要設施和服務所需場地空間,并指導基層自行設計指示標志,方面戶外勞動者識別且快捷享受服務;積極向區總工會爭取資金8.8萬元,用于支持站點建設和日常運營維護,并得到區總保障工作部的關心指導和業務幫助,第一時間組織協調各盟市總工會保障部門對服務站點開展驗收工作,舉行合格授牌儀式懸掛統一標識牌匾,協調百度、高德等第三方地圖軟件運營商,對各地服務站點進行電子地圖標注,同時將郵政站點納入當地戶外勞動者站點服務管理體系,參與當地工會組織的各類戶外勞動者站點服務活動。
目前,64個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如期高標準高質量建成,各站點既按照標準配齊必要物品簡潔實用,又打造了郵政特色服務品牌,獲得了戶外勞動者的一致好評。
三是規范運行,管出實效。內蒙古郵政工會從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群體、物資補充等方面著手,指導基層工會按照《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管理運維工作指引》,不但配備了桌椅、微波爐、飲水機、手機多功能充電線、電風扇、書報架等設施和物資,為戶外勞動者提供休息充電、喝水熱飯、乘涼取暖、讀書看報等精準貼心服務,而且制定管理運行制度,明確服務職能,推行站長負責制,把日常管理落實到人,建立定期維護制度,指派專人履行日常服務維護保養職責,確保站點穩定、規范、可持續運行。
四是拓展功能,用得滿意。內蒙古郵政工會始終將關心關愛戶外勞動者作為為民辦實事的民生工程,在重點解決“吃飯難、飲水難、休息難”等現實難題的基礎上,結合各站點所處位置、環境、服務人群等特點,有針對性地升級站點功能。一方面指導各盟市郵政工會進一步健全服務設施,不斷拓展服務內容,增加如無線WIFI、急救藥箱、雨傘雨具等設施,并盡可能融入“反詐防騙”、“心理咨詢”等特色便捷服務項目,如鄂爾多斯市“郵愛驛站”利用戶外勞動者空閑時間,免費為大家講解反假幣、非法集資、投資理財等金融知識,提供金融特色服務,錫林郭勒盟主動深入到環衛工人、快遞員等戶外勞動者中間,主動征求意見和建議,及時購置藥箱、雨傘等便民物品,全力滿足廣大戶外勞動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大爭取地方總工會對郵政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的支持和幫助力度,邀請其不定期組織開展站點規范提升行動,并依托各服務站點,積極整合各方力量,適時開展政策宣傳、普法教育、幫扶慰問等服務活動,讓溫暖觸手可及,讓服務站點真正成為戶外勞動者們的“心靈驛站”。
下一步,內蒙古郵政工會將持續以廣大戶外勞動者的實際需求為導向,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逐步將戶外勞動者站點建成集餐飲休息、學習充電、政策宣傳、法律援助和困難幫扶等功能于一體的多元服務平臺,讓戶外勞動者感受到郵政的關懷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