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省郵政工會 | 時間:2023-03-11 |
鄉村郵路,作為中國郵政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的最末端,在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和農特產品出村最初一公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川郵政聯手交通部門打造的“金通工程”,成為促進城鄉經濟循環發展的關鍵紐帶,其中融合客貨郵功能于一體的“小黃車”,穿梭在廣袤的鄉村郵路上,更是這條紐帶上的美麗明珠,成為提升縣域服務水平、帶動民生改善、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助手。2022年5月,資陽市樂至縣郵政“金通工程”,成為交通運輸部遴選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典型案例之一。
黨的二十大提出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四川郵政如何以實招實干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見效?2月17日,筆者來到樂至縣佛星鎮,跟班體驗“小黃車”駕駛員羅建軍的一天,見證鄉村郵路上老百姓對“小黃車”的真實感受。
(一)
早春的清晨,空氣依然寒冷。天邊泛著微亮,和著林間忽隱忽現的車燈,山村眨著眼睛舒醒過來,忙碌的一天要開始了。
羅建軍搓了搓手,拉開車門跨了進去,隨著輕輕的轟鳴聲,“小黃車”啟動了。每天早上7點,他準時從鎮上開車出發,去附近的村子載客。今天是趕集日,趕集的村民比較多。“小黃車”沿途載客,坐滿就開往鎮上,在鎮上下客后,又載返程的村民,不斷循環往返。
“小黃車”駛出場鎮,在鄉村公路上蜿蜒爬行。天空慢慢變亮,坎煙在遠處的房頂搖曳升起,不時有雞鳴狗吠聲傳來,山村熱鬧了起來。
十多分鐘后,“小黃車”來到睦鄰村,站牌處已有不少人等待,大多是上了年紀的大爺和大娘,不少人背著農村特有的背簍,有的裝著雞蛋,有的裝著小菜……羅建軍拉開車門,輕輕地扶著老人們上車。
“大娘您多大年紀了,準備上街買什么東西呢?”筆者見一位穿紅棉服的老大娘和同伴說笑著,心情不錯,便上前和她聊了起來。
“我七十五歲了。”她指了指身旁的另一位老大娘,“她快八十五歲了。”
大娘姓唐,她說今天去鎮上買點新鮮的肉回來吃,村里大多是些老年人,年輕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說起“小黃車”,唐大娘很是高興:“以前村里沒有班車,大家都是走路去趕場(趕集),從村口到鎮上要走一個小時,年紀大了走路更慢,現在村上也有車了,十多分鐘就到,太方便了。”
周大娘指了指羅建軍說,羅師傅人很好,有耐心,上下車都要扶著大家,“他還幫我們把東西(郵件)送到家,郵政太好了!”
村民們有趕早集的習慣,從7點到8點半,上街趕集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9點左右,趕完集的村民開始陸續返程,“小黃車”又開始接村民們回家。10點半左右,村民們趕集基本結束,客運工作告一段落。三個小時左右的工作,羅建軍一直忙前忙后,扶老人們上下車、幫大家拿背簍和物品、駕駛車輛,村民們沿途不停地上下,羅建軍不停地重復著類似的動作,寒風中,他的臉上已掛著一層細細的汗珠。
(二)
10點30分,羅建軍來到佛星鎮福臨路郵政支局,他要及時把今天的郵件和報刊投遞出去。今天的郵件不是太多,有二十多件,除了報刊,大多是網購的物品,眼下正是春耕時節,村民電話訂購的肥料肥料也要趕著送到他們家里去。羅建軍在車箱尾部專門隔了一塊空間,平時給村民放置背簍及物品,現在正好放郵件,他把郵件小心冀冀地搬到“小黃車”上,這些郵件他今天都要一一投遞到戶。
“小袁,報紙到了,請簽收一下。”車子駛到保境村村委門前,羅建軍熟絡地朝著村委辦公室喊了一聲。
“來啦來啦,辛苦羅大哥了。”村委工作人員袁靜迎了出來,高興地接過報紙。
“羅師傅今天來得早哈。”村委副主任舒后福也出來和羅建軍打招呼。說起“小黃車”,舒主任連連稱贊,“通村客運之后,方便了村民的出行,特別是對老人和小孩,極大地保證了他們的出行安全;報刊及時投使我們能第一時間看到黨報黨刊,了解時局政策、社情民意;郵件投遞入戶,大伙在家門口收快遞,享受和城里人一樣的待遇,大家的幸福感更強了。交郵融合的‘小黃車’,切切實實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實事和好事!”
羅建軍共負責三個行政村的報刊配送,所有的報刊他總是按時送達指定地點,風雨無阻,長期以來與各村村委形成了默契,遠遠看著“小黃車”,大家就知道今天的報刊到了。
送完報刊,“小黃車”又沿著蜿蜒的村道逶迤前行,十多分鐘后,來到了一處紅磚瓦房前。“汪汪汪……”兩條小狗跑了出來,圍著羅建軍不停地轉著,親熱極了。
“羅師傅,快遞送來了哇。”主人羅兵迎了出來,接過郵件,“這么快就到了,正好派上用場。”原來他的高壓鍋墊圈壞了,就在網上下單買了一個,沒想到很快就送到家門口了。
“還是郵政的快遞好啊,直接送到家門口。”羅兵說他也從鎮上回來不久,去鎮上拿了一個其他公司的快遞,“他們不送貨上門,叫我自己去拿。”說起這家快遞公司,羅兵有些無奈,他說下次還是要首選郵政寄遞。
羅建軍緊接著趕往下一處,給村民張大哥送農肥。車子在路邊一幢有幾分氣派的“小洋房”前停了下來。
“張大哥,肥料來了哦。”羅建軍笑著扯起嗓子喊了起來。
“好咧,來啦來啦!”張大哥笑著迎了出來,“來得正合適,今天天氣好,正好給農作物施點肥。”他接過羅建軍扛過來的兩大包肥料,連聲感謝,拉著羅建軍喝口茶歇會兒再走。羅建軍解釋說還有好多郵件要送呢,揮手與張大哥道別。時間已經來到中午,羅建軍看看同一個方向的郵件送得差不多了,他決定先回鎮上吃午飯,下午再送另一條路線的郵件。
(三)
吃完午飯,羅建軍稍作休息,繼續開始了郵件投遞工作。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他投遞了十來個郵件,“這些郵件不大,都是網購的生活小物件,而且收件的村民都相隔不遠,投遞起來比較省時。”羅建軍說,有些相隔較遠的,就比較費時間一些。
“一天郵件少的有十多件,多的有六七十件。”投遞間隙,羅建軍談起了工作情況:“每月跑通村客運5000余元,建制村通郵補貼加上投遞包裹和郵政業務酬金近2000元,合計近8000元。跑鄉村客運和攬收、投遞包裹,宣傳推薦郵政業務,銷售郵政產品都有收入,而且郵政業務會越來越多,收入也會更多。”羅建軍對未來充滿信心。
下午3點左右,當天的郵件投遞完了。他緊接著趕往四川景林園藝公司樂至縣孔雀鄉基地,收寄樂至郵政助力該公司線上銷售的鮮花。該基地位于四川省國家林業科技示范園內,占地面積1000余畝,主要從事盆栽花卉與市政花卉的生產以及園林苗木的培育。
2022年5月,樂至郵政經樂至縣鄉村振興局引薦,與該公司開展合作,通過社區團購、郵樂小店線上銷售等方式,把客戶下單的鮮花,由“小黃車”從基地運輸到縣城各郵快驛站自提或訂單發運,當年銷售3000余株,銷售額2萬余元。2023年,樂至郵政創新銷售配送模式,每天由“小黃車”運輸大量花卉到城區7個網點和13個郵快驛站擺展,在廳堂布置銷售專區供客戶選購,通過一周的運行,已經銷售花卉1000余株。
“與郵政合作非常好,豐富了銷售模式,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銷售收入。”四川景林園藝公司負責人王力說,郵政銷售渠道廣,物流配送能力強,期待與郵政進一步深化合作,把公司的花卉苗木市場做大做強。
下5點,羅建軍準時來到佛星鎮中學。今天是星期五,他要把在校寄讀的學生送回家。按家長們和羅建軍的約定,由“小黃車”每周一早上把孩子們送到學校寄讀,每周五接孩子們回家。這樣家長們就不用擔心孩子們上學路上的安全問題了。
下課鈴聲響了,隨著一陣陣嘻鬧聲和奔跑聲,同學們背著書包三三兩兩走出校園。
“羅叔叔好。”孩子們紛紛和羅建軍打著招呼,羅建軍笑著拍了拍孩子們的肩膀,叮囑大家依次上車,不要著急。
正在讀初三的張同學說:“以前放學沒有班車坐,走路也遠,爸媽也不放心,他們自己又沒空接送。現在有‘小黃車’可好了,這可是大伙的專車呢,羅叔叔人也很好,父母都很放心。”
看著孩子們都上車了,羅建軍仔細清點了人數,叮囑大家坐好,輕輕把車門關上。轉身回到駕駛室,啟動“小黃車”,車子在輕快的轟鳴聲中,迎著金黃的落日回家。
截至目前,四川交郵雙方已攜手打造27個“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樣板縣”,376個鄉鎮開通587條客貨郵融合發展線路,有效帶動民生改善,促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穿梭在鄉村田野的“小黃車”,正在新時代的道路上載著老百姓朝著更美好的生活前行。